一 、滬深300指數的介紹
滬深300指數覆蓋滬深兩市前300只最大市值規(guī)模股票,截至2012年10月8日,其股票總市值約17.97萬億元、流通市值約12.22萬億元,分別占A股全部股票總市值和流通市值的67.4%和68.2%;從3季度的數據看,滬深300指數涵蓋股票的凈利潤達10659億元,占A股全部股票凈利潤的71.7%左右,可見滬深300指數是中國A股市場的標桿指數和主流指數,具有很好的市場代表性
從滬深300指數歷史估值分析,2005年以來,滬深300指數一年滾動市盈率從15倍左右震蕩后一路攀升,到2007年牛市行情時,截至07年10月31日,到達頂峰51.08倍;之后呈現下降趨勢,在2008年的熊市下跌行情中,滬深300指數PE最低點為12.11倍;09、10年震蕩行情中,市盈率維持在15—27倍之間的區(qū)間范圍內;2011年A股大幅下挫,滬深300指數PE創(chuàng)歷史新低,在年底達10.77倍;今年以來,呈現調整走勢,截至2012年10月8日,當前市盈率為11.36倍,跌破08年熊市最低估值。由此可見,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已處歷史底部區(qū)域。
二、嘉實300ETF
嘉實基金的滬深300跨市場ETF準備時間長達5年,于今年3月23日正式獲批,4月5日正式發(fā)行,5月初成立時的規(guī)模為193.33億份。5月28日,正式在深證交易所上市,6月4日正式成為融資融券標的。截止到6月29日,嘉實滬深300ETF的最新規(guī)模為146.15億元。嘉實滬深300ETF基金首先作為一只執(zhí)行被動投資策略的指數型基金,其標的指數滬深300。
作為國內市場首次出現的跨市場ETF,嘉實滬深300ETF的成功發(fā)行是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資本市場工具型產品,對基金行業(yè)的影響深遠。從其用途上看,滬深300跨市場ETF本身不僅是一個良好的投資標的,同時也可以滿足投資者對股指期貨直接對應現貨產品的需求。在其成為融資融券標的之后,滬深300ETF還可與融資融券業(yè)務相結合,為投資者提供正向杠桿化趨勢投資工具、反向趨勢投資工具、構造130/30指數增強策略、配對交易等多元化的投資策略。
三、嘉實300ETF的運作及套利
嘉實滬深300ETF采用的是實物申贖的跨市場運作模式,相對于現金替代模式,實物申贖的運作更為透明,風險可控性更佳。對于投資者而言,組合證券都采用實物申贖使得申贖成本較為確定,而在現金替代模式下由于現金替代部分的結算價格無法實時確認,因而申贖投資者的成本較難確定。從資金的運用效率來看,實物申贖模式下當日申購的基金份額,同日不可賣出(T+2日可用);當日買入的基金份額,同日不可贖回(T+1日可用)。而在現金替代模式下,當日申購的基金份額,同日賣出的資金可繼續(xù)進行交易所證券交易;當日買入的基金份額,同日贖回所得的本市組合證券可同日賣出,贖回所得的非本市組合證券現金替代不遲于T+3日交收。雖然在交收機制上實物申贖模式所用時間更長,但通過融券依然可以實現時效性要求較強的T+0套利交易。而從長期來看,無論采用實物申贖還是現金替代,對于長期配置型投資者均沒有影響。
與一般的開放式基金相比,ETF基金具有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買賣的兩級交易機制,因而其兼具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優(yōu)點。正是由于一、二級交易的機制,若ETF基金的一級市場份額凈值和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不相等,則無風險套利的機會或將出現。當二級市場ETF價格高于一級市場ETF凈值時,投資者可先在二級市場買入一籃子股票,將其申購為ETF,并在二級市場賣出獲取溢價套利收益;而當一級市場ETF凈值高于二級市場ETF價格時,投資者可先在二級市場買入ETF基金,在一級市場贖回,并賣出一籃子股票獲取折價套利收益。當然,在套利交易中,還需考慮各項交易的成本(傭金、申購贖回費用、印花稅、沖擊成本、延時成本等)。只有當一級市場基金凈值與二級市場的基金價格的偏離超過套利的成本時,才會得到正的收益。